开篇:撰写小学语文思辨性学习活动的实践是一个不断学习和吸收他人精华的过程,小编为您准备了1篇优秀范文,相信它们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确定了“核心素养”这一目标,同时也引出了“学习任务群”的概念。二者都强调“思维”的重要性,将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强化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逻辑思维作为语文课程教学活动的关键任务。而思辨性学习活动不仅是语文教学的有效载体,更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为此,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巧设问题和搭建支架等方式,启动、推进和强化思辨性学习活动,为学生的思维成长与发展创建良好的环境,让他们在多元化的思辨性活动中稳步提升思辨能力。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编排了丰富的思辨性教学内容,主要体现在课文、课后习题以及专项单元三个方面。在教学中,教师只有全面梳理思辨性教学内容,才能更好地实施思辨性学习活动。
(一)课文中的思辨性教学元素
统编教材融合核心素养中的“思维能力”要素,编排了很多具有思辨色彩的课文,如二年级下册的《我是一只小虫子》、五年级下册的《草船借箭》、六年级上册的《丁香结》等。以《我是一只小虫子》为例,在课文开头,作者用“当一只小虫子好不好”提出了课文的论题。由这一论题出发,有人认为当小虫子不好,而“我”却认为当一只小虫子很不错。依据这两个论点,学生即可展开思辨性的思考和讨论。[1]
(二)习题中的思辨性教学元素
教材编写者在课后习题中也设置了丰富的思辨性元素,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读写练习中形成思辨性的思维模式。如在《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景阳冈》等课文中,编者都安排了一些思辨类的课后习题,这些课后习题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让他们全方位、多角度地解读问题。
(三)单元中的思辨性教学元素
基于培养学生思辨性学习能力的需求,统编教材中还安排了专门的思辨单元,如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等。这些单元中编排的课文、习作、语文园地等板块,都将教学重点指向了“说理”“探究”等关键词,是开展思辨性学习活动的有效载体。在此类单元的教学中,教师应以思辨性学习活动为主线,让学生在阅读中体会文章的说理方法,在口语交际与习作等板块运用说理方法,最终形成理性精神和科学探索的意识。
二、小学语文思辨性学习活动的教学策略
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蕴含的思辨性教学内容,设计和引进专门的思辨性学习活动,为学生搭建思维发展与提升的支架,让他们在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等类型的言语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逻辑思维、创新思维,并能从多个角度探究和解决问题。具体来看,为强化思辨性学习活动的效果,教师可从创设情境、巧设问题等角度,创建富有特色的思辨性教学体系。[2]
(一)创设情境,启动思辨性学习活动
要想激活学生的思辨意识,首先应创设具体可感的思辨性情境,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挑战欲望,在此基础上启动思辨性学习活动,才能达到预期效果。为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以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认知范围等为参考依据,创设真实且富有挑战性的学习情境,发挥情境的感染力,让学生产生主动思辨的意识。[3]
创设情境时,教师应紧贴课文内容,让学生深入文本情境,展开思辨性学习,形成用辩证的眼光看待问题的意识。如在教学《我是一只小虫子》时,基于这篇课文中蕴含的思辨性元素,教师可以结合课文内容,为学生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如果我是一只小虫子,在外面蹦蹦跳跳时,稍不留神就会被苍耳刺痛屁股,也可能会跳进水坑里。不过,我们也是幸运的,清晨时分,我能够用清澈的露珠洗脸,还可以跳在小狗的身上去远方旅行……那么,做一只虫子到底好不好呢?依据如上情境,学生已经初步形成思辨意识。在此基础上,教师可组织专项辩论活动,以“做一只虫子到底好不好”作为辩论话题,将持不同意见的学生划分为两个辩论小组,正方为“做一只虫子很好”,反方为“做一只虫子不好”。明确本方的论点后,学生可深入文本,找能够支撑本方论点的论据。比如,正方可以从“早上可以在草叶上伸懒腰”“可以用露珠洗脸,将触须擦得亮亮的”等角度论述观点;反方则可以从“一不小心便会被苍耳刺痛”“很可能会跳进水坑”“害怕小鸟”等角度阐明观点。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从文本中寻找证据,还可以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和科学知识储备,增加辩论的论据,以科学化和多元化的论据,辩驳对方的观点。
除真实情境之外,教师也可创设直观化的体验情境。以《司马光》这篇小古文为例,为了让学生领会小古文中蕴含的思辨性元素,培养他们的深层思考能力,教师可以依照文章内容,借助动画影像,将司马光“机智救人”的场面展现出来。当学生观看完动画后,教师可从角色代入的角度提出问题:“如果你是在场的小伙伴之一,你会怎么做?你能否提出其他救人的办法?”这个问题能帮助学生摆脱固化思维模式的束缚,让他们在肯定司马光机智勇敢品质的基础上,也能积极探寻更好的解决方法。如此一来,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皆可有所提升。
(二)巧设问题,推进思辨性学习活动
问题是驱动学生积极思考的有效载体,也是引领学生从质疑向释疑过渡的必要条件。当学生能够针对具体问题进行深度思考时,他们便能在学习活动中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其思辨性学习能力、高阶思维能力也可得到不断增强。因而,在思辨性学习活动的推进阶段,教师可以通过巧设问题的方式,丰富思辨性学习活动的素材和资源,让学生以问题为桥梁和支架,积极参与到学习和探究活动之中。
1.基于阅读理解,设计思辨性问题
教材文本中蕴含着丰富的思辨性内容,但是,学生单凭自身的力量很难全面了解和挖掘这些内容。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教师可以依据文本中的思辨元素,设计课堂问题,利用思辨性的问题推动学生的思维发展。以教学《一只窝囊的大老虎》为例,为了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主题,感悟课文中体现出的童真童趣,教师可以设计思辨性的问题:“‘我’扮演的大老虎,真的窝囊吗?”在该问题的导向下,学生聚焦文本主要内容,从“我”的神态、心理活动等变化中,寻找问题的答案。在此基础上,教师要鼓励学生结合自身经历发表见解,肯定学生的不同意见和想法,创造自由开放的阅读环境,从而达到以“童真”化“童趣”的教学目的。
2.基于拓展迁移,设计思辨性问题
以推动学生拓展迁移、实践运用为目的,教师也可以设计思辨性问题,使学生能够将思辨性学习活动中积累的知识、习得的学习技能和形成的思考方式,运用到生活实践之中,以此达到提升思辨能力的目的。如在教学《田忌赛马》一文时,结合课文的内容和体现出的思辨性哲理,教师可以设计问题:“孙膑为田忌出谋划策,用打乱赛马出场顺序的办法赢得了最后的胜利,这不仅体现了变通意识,也反映了善于发掘自身长处、以长处对抗他人短处的灵活性思维。在你的现实生活中,是否也有同样的经历呢?你能否运用这一思考方式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其他问题呢?”在这一问题辅助下,学生便能将课内积累的经验和掌握的思考方式运用到生活实践之中,高效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搭建支架,强化思辨性学习活动
支架式教学方法对强化学生的思辨意识,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等产生了重要作用。在支架的正向引领下,学生的思维可从低阶向高阶过渡。为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为强化思辨性学习活动的地位和实施效果,教师可以采用支架式教学法,让学生在分析、综合、总结等不同的学习环节,通过扎实的思辨性活动,逐步强化思维的辩证性和创新性。[4]
搭建支架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教师既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泡泡框、批注框等图示化的方式,也可以利用随文写作、语言线索等表达类的方式。以《两小儿辩日》一文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以两小儿辩论的论点作为导图的中心,将他们各自的观点作为枝干,借助简洁的文字和箭头符号,清晰地展现出它们的思维路径。这种方式可以实现思维的可视化,启发学生的思辨式讨论和学习灵感。此外,结合文本的内容,教师还可以设计“仿照《两小儿辩日》的思辨方式,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事例,记录下思辨式讨论的过程”的随文仿写任务,让学生了解和把握文章的思辨方式,并在仿写的过程中迁移和运用。至此,学生即可在思辨性学习活动中大幅提升思辨能力。
综上所述,教师利用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课后习题、专项单元等思辨性教学元素,从创设情境、巧设问题和搭建支架等角度,确定小学语文思辨性学习活动的教学策略,创建思辨性活动体系,为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搭建桥梁,创造环境,让他们能够在辩证性思考、讨论、阅读、交际等环节和流程中,持续提升思维能力,从低阶思维逐步过渡到高阶思维。这样的教学方式既与核心素养背景下的课程教学目标相吻合,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可以为其将来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可靠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王万致,陈顺棉.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语文“思辨性表达”教学路径的建构[J].语文建设,2022(22).
[2] 陆香.在思辨性阅读中实现小学语文深度学习[J].教学与管理,2022(26).
[3] 李苓.小学语文教学中思辨能力培养策略探究[J].课外语文2021(09).
[4] 许志松.小学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探究[J].教师,2022(24).
作者:华明华 刘崇丽 单位:枣庄市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