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知识 怎样写好一篇论文?

怎样写好一篇论文?

发布时间:2023-10-23 09:04:24

好的论文怎么找?首先找专业领域中好的会议、期刊;其次,经常访问专业领域有名的实验室、研究员的主页,关注其发表的论文方向及内容;50-100篇;就可以开始动手写论文了。论文写作前应如实地全盘考虑。如实评价一下,自己得了些什么新的结果,自己起了些什么作用。应该问一下自己,这些结果值不值得写,该不该由自己来写,该写些什么,该不该这样写等等。对自己的工作既不要自以为是,妄自尊大;也不要缺乏信心,妄自菲薄。应该坚持实事求是,尊重科学。尤其下面几个关系要处理好。

一、读论文的目的

一是了解世界上本专业领域的内容和发展情况;

二是在了解过程中,产生自己的idea,进入这个领域。

什么是idea?怎么样产生?idea一般是在读论文的过程中产生的,给出三种比较简单产生idea的方法。

(1)第一种弥补缺陷法。即去发现别人论文中的不足。在读很多个论文时候,就会逐渐发现,每一篇论文都不是完美的,解决的都是某一方面的问题。

可以根据这个特点,去找感兴趣的论文提出相应的弥补缺陷的解决方案;

(2)第二种新型方案法。就是提出与论文不同的解决方案,你觉得在性能、方法、效益等方面有新的方法,那就产生了新的idea,不断地磨合,修正,完善你的idea,就慢慢成为一篇比较好的论文;

(3)第三种减少约束法。即减少论文中的假设,一般来说,所有的假设都是约束条件,去除约束条件就是形成新的方法的过程。

这三种方法是比较简单的、操作性比较强的方法,比较有针对性的产生idea,避免看论文中的茫然状态。

二、怎样写论文

1材料、观点和文字材料是基础,观点是灵魂,文字是外在表现。材料和观点是内容,文字是形式。

形式是表现内容的,内容要通过形式来表现,三者的结合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材料来源于实验。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材料获得的效率与质量。整篇论文是由若干部分工作组成的,每一部分工作是由每次实验材料积累起来的。

因此要善待每天的实验,每天工作时都要考虑到这一数据在将来论文中的可能位置;对每一张形象记录都要认真收集保存,免得最后拿不出典型的图案。

材料要真实可靠,数据要充足。一篇论文总要有新现象、新处理、新效果、新观点。

观点应明确,客观辩证。不要也不能回避观点。

从定题到结论,处处有观点,所以观点是灵魂。讨论观点时不要强词夺理,不要自圆其说,力戒片面性、主观性、随意性。也不要怕观点错误,不要怕改正错误。要百家争鸣,通过争鸣,认识真理。

文字要自然流畅,“言而无文,行之不远”.但也不要华丽雕琢,目的是“文以载道”.叙述要合乎逻辑,层次分明,朴素真实。

2准备和动笔论文写得好坏,关键在于准备。

会写文章的人,一般总是3步过程。写前深思熟虑,全局在胸。充分打好腹稿后,提起笔来,一气呵成。

写出初稿后,放一段时间,反复吟读,千锤百炼。不会写文章的人相反,肚子里空洞洞,脑子里乱烘烘,笔头上千斤重。他们拿起笔来就写,写几下就停。写写停停,停停写写。忽儿找材料,忽儿查数据,忽儿补实验。忽儿撕掉一页,忽儿抄上几句,忽儿哀声叹气,搔头摸耳,咬笔杆,踱方步。这两种人的差别在于准备的状况不同。写论文的良好准备应该有3个阶段。

(1)近期(写时)准备是指实验结束后到着手写作前一段时间的准备。应该收齐材料、处理好数据、制备好图表、完成统计处理。然后打好腹稿、列出提纲、明确基本观点和主要结论。与指导者和合作者讨论,取得共识。深思熟虑后,一气呵成。

(2)中期(做时)准备会写论文的人不是做完实验后才开始考虑写文章的,而是研究工作的全过程中都在考虑写文章。“题目”和“引言”部分是论证时各种思考的凝炼;“材料和方法”是在找方法、建方法时形成的;“实验结果”是在设计、实验操作进行时、阶段归纳、资料整理等过程中不断积累、整理而来的;“讨论”是综合平时的思考,同周围人员的商量,查阅和分析文献等过程后最后归纳而成的。“结论”则只须将最终结果归纳一下就可以了。所以会写文章的人,是在做研究的整个过程中不断地自然形成最后的论文的。这全过程就是中期准备。中期准备以题目之始为始,以题目之终为终。题目结束之日,也就是中期准备完成之时。

(3)远期(学时)准备如果只是着力于做好近期准备和中期准备,往往还不能写出上乘的文章,这就要看作者的远期准备,也就是学习阶段的基础准备了。这种准备是指对研究动态的掌握,专业基础的底蕴和逻辑思维、文字表达、分析综合等各方面能力的总体水平。这就不是一朝一夕所能企及,而是要终生积累而就的。这就是为什么要强调“平居有古人而学力方深;落笔无古人而精神始出”,“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尔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了。

3审稿与修改一气呵成写好稿件后,是要反复修改,千锤百炼的。

不仅自己应该反复锤炼,请有关人员提意见,最后还要通过编辑部请相关专家隐名审阅,并将意见反馈给作者进行修改定稿。修改时凡是属于写作规格、措词、书写和篇幅方面的意见应该尊重审稿人的意见,按刊物规定的要求修改。这方面没有必要,也不允许再提出什么个人意见。会有不同意见的是材料的处理和观点的阐述。作为论文作者,自己辛勤努力取得的实验数据当然十分珍惜,总希望在论文中尽量表达。但审稿者旁观者清,往往提出一些合并或删除的意见。这时作者应该冷静地考虑,紧扣论文题目主旨,该列入的列入,不必列入的不要列入。一篇论文不可能兼容一段时间的全部实验结果,如果把全部实验结果硬并进一篇文章,往往弄得枝叶蔓芜,纲目不清。写文章的道理无它,只有“删繁就简三秋树”,才能“领导标新”地开出“二月花”.

审稿时也常会对所论观点提出意见,这是需要认真推敲决定是否采纳修改的。作者毕竟对自己的工作已有过长期实践和思考,逐渐形成了观点。应该说这些观点是有相当根据的,只要言之有理、述之有据,可以对审稿人的意见进行解释,保留自己的观点。但有时作者自己局处一隅,想法越来越钻牛角尖。审稿人从更高的角度宏观审视,一针见血地指出立论和观点中的问题,这种情况也是有的。这时作者就应该认真思考意见的实质,调整思路,反复推敲,决定取舍。既不固执己见,也不曲意迎合,应抱着探讨真理的态度,相互交流,共同提高。要做到这样,往往表现了作者和审稿人双方学识和修养的水平。这是应该努力争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