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含义
通讯作者(Correspondingauthor):通常是高级作者,提供智力输入,设计和批准研究中要遵循的协议。是课题的总负责人,承担课题的经费、设计,文章的书写和把关,对论文内容的真实性、数据的可靠性、结论的可信性、是否符合法律规范、学术规范和道德规范等方面负全责(或主要负责),负责论文投稿过程中的稿件修改、校对,处理稿件的修改、重新投稿直至稿件验收(也需要第一作者甚至其它作者的参与)。
能当通讯作者的人一般有以下几类:论文的法定负责人;导师、教授、科研项目的主要负责人;论文的任何作者。
国外期刊的通讯作者主要是负责联络沟通和论文的学术解释,保证论文的学术真实性。“通讯作者”通常应该具有更高的学术地位以及专业水平,在该项科研工作中以第一作者的指导老师或重要辅导专家的身份为其提供帮助。在创新性作品如科研论文、专利、调研报告等等的署名中,对于多个作者共同完成的情况,对作品贡献最大的人的名字通常署名在最前面。
在作者排序中,通讯作者可以是论文的任何作者,比如一篇论文有数个作者,通讯作者可以是他们中的任何一位。换句话说,通讯作者可以是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作者等。但国外大部分文章一般的习惯是把通讯作者列在最后一个作者。
二、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有什么不同?
1、从定义看
通讯作者通常是项目的总负责人,负责项目的资金、设计、撰写、审核。他还负责撰写论文和研究资料以及负责这篇论文的可靠性。他还要负责与报社的所有通讯联络,并收集读者的意见。事实上,这篇论文,就是他的专利了。通信作者的优势在于能够与外部世界有更多的接触。
第一作者通常是论文的主要贡献者。是第一篇论文的撰稿人(也就是在这篇论文中做出了贡献)。或者说,这篇研究的第一作者,才是这篇研究的最大贡献者,而通讯作者,则是这篇研究的受益者。
2、从条件上看
通讯作者是论文的负责人。通常,该论文的通讯作者应承担其学术和法律上的责任。因此,通信作者成为了本文的最大受益者。
第一作者,在试验设计中,要起主要参与者。比如一项研究,如果需要数名科学家参与,那么这个项目就必须由一名技术人员负责,比如材料,比如进度等等。
3、权利不同
通讯作者:文章最重要的作者,在论文投稿、修改直至被接受发表的过程中的一切联络工作一般由通讯作者负责。通讯作者应该是论文对外责任的承担者。
第一作者:在大多数情况下,在校硕士、博士生发表科研论文时,第一作者是自己的导师,这不仅是出于惯例,而且是合理的。因为情况往往是,研究课题是导师的,论文是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的。这时,不论用道德的眼光,还是用权利的眼光,导师署名第一都无可非议,
4、对作品的贡献
通讯作者:负责与编辑部的一切通信联系和接受读者的咨询等。应该说,通讯作者多数情况和第一作者是同一个人,这样的话实际上是省略了通讯作者。只有在通讯作者和第一作者不一致的时候,才有必要加通讯作者。我不赞成一味地模仿国外杂志,加不加通讯作者应根据需要而定。
第一作者:对作品有一定直接或间接帮助的贡献人,在总体贡献上跟第一作者有较大差距,统称为第二/三作者。
5、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哪个更重要
通讯作者未必是第一作者,但第一作者可以是通讯作者。通讯作者多数情况和第一作者是同一个人,只有在通讯作者和第一作者不一致的时候,才有必要在文章脚注中附加通讯作者的标识。所以,总的来说都重要!对于作者来说,第一作者很重要,谁是通讯作者没关系,但是通讯单位很关键,很多单位评职称看通讯单位,不看通讯作者。对于导师来说,通讯作者重要,因为导师永远当通讯作者,至于谁是第一作者不重要。
如果你是一名研究生,你应该维护论文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通讯作者和第一作者至少要拿到一项,两项最好!这对于你评奖、写履历、找工作、评职称都很有帮助。即使你没有打算从事科研工作,也不要轻易放弃你读研阶段论文的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这对于今后读博、做博后、评职称等都很重要!有些工作单位是很看重论文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
如果你已经工作,论文的通讯作者和第一作者就更加重要了。论文的通讯作者和第一作者可以做很多事情。如何安排论文的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可是一门学问。合理安排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可以将论文的利用价值最大化。有的工作单位会对论文作者有奖励(具体看单位)。项目结题或者年终奖,不同工作单位对通讯作者和第一作者的需求可能不相同,这个需要认真了解自己单位的规定和具体的文件要求。